第 388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李輝 欄目主持:張譯文 編輯:張李波
第 388 期
命運坎坷 酷愛讀書
36年前,一個6月的早晨,天蒙蒙亮,雞叫三遍后,重慶墊江杠家鎮雙溪村五社,在一座低矮的土坯房門口,一個穿著破舊衣衫的少年小心翼翼地挑起扁擔,兩邊的小竹簍里裝得滿滿的,全是飽滿紅潤、香氣撲鼻的李子。
“媽,我走了?!彼麑ξ堇锎蛄寺曊泻?,轉身就走。時間耽擱不得,還要走上20里山路,才能到鎮上趕集。
少年一邊走山路,一邊在心里暗暗算著一筆賬:李子的成熟期只有20來天,7天才能趕一次集,也就是說,一年最多只能賣三次。李子3毛一斤,一次能賣3塊多,要天公作美,一年10塊錢的學費才能有著落。一旦下雨,趕場的人就少得多,學費也就湊不齊。
少年叫易科,10歲的他看起來身形遠比同齡人矮小。他3歲時生了一場重病,家里窮,父母也沒什么文化,無意中喂他吃錯了藥,這導致他的身高增長越來越慢,后來幾乎停滯不前。
在別人異樣眼光中長大的易科,酷愛讀書,他渴望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家徒四壁,但所幸房前屋后還有一大片李樹,它們蓬勃地生長著,也給了他籌措學費的希望?!澳菚r候以為,讀完書,找個穩定的工作,在城市上班,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币卓普f。
多次遇挫 不安于現狀
1990年,成績優秀的易科考了個高分,足夠讓他上當地的師范學校。然而,因為身高的緣故,他沒被錄取。
易科這才發現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單純。和夢想擦肩而過的他沮喪萬分,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伤羌抑虚L子,失去他,父母和妹妹怎么辦?
“總能找到一條路吧?!币卓拼蚱鹁?,決定去讀職高,學一門手藝。在職高學習期間,他用4年的刻苦換回了管理程控技術員證,還擔任了學生干部。
1994年,易科臨畢業時,墊江郵電局來學校招聘機務人員,他再一次因身高原因,被心儀的工作拒之門外。當時的易科,深深感受到了多年后流行的這句“毒雞湯”:“有時候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絕望?!?/p>
易科不想輕易服輸,他想來想去,鼓起勇氣直接找到郵電局的領導毛遂自薦:“請相信我,我一定能干好?!闭沁@一次的勇氣,讓易科的人生發生了轉變。他被郵電局聘為臨時工,負責線路維修。
盡管臨時人員的工資不到其他工人的五分之一,每天只有5塊錢,易科仍然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拉線、爬電桿、修電話、爬鐵塔、鉆下水道……其他人不愿干的活,他都干。
很快,易科用勤奮證明了自己,他不僅由臨時工轉為了合同工,還被公司寄予厚望,先后派到當時的四川郵電學校和深圳中興通訊學院深造。學成歸來的易科成了公司的技術骨干,還成了家、生了子,他的事業和人生迎來了春天。
2000年,兒子5歲,當全家人為易科感到驕傲時,他卻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決定——辭職。
“三十而立,我馬上30歲了,想自己闖一番事業,斷了后路才能往前沖?!币卓萍尤肓艘患冶kU公司,成為墊江營業部的業務主管經理。
當時,很多人不懂保險,也不太接受。初入行的易科選擇從小保單做起,“每張保單也就幾百塊,我做過最大的一張保單也就一千多?!?/p>
每天,易科奔波在地里田間、農戶家里,面帶微笑地向村民耐心講解保險的重要性。也許是因為他身上的樸素,很多村民逐漸接受了這個小個子推銷員。時間長了,一張張來自農家小院的“田坎保單”被易科帶回了公司,他的業績越做越好,多次被公司評為全市優秀保險業務員。
“兼濟天下” 帶動村民致富
自己的日子漸漸好了,但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掩映在李子樹中的泥巴路、土坯房,一些村民還在過著咸菜就稀飯的日子,易科就想起自己小時候挑著李子換學費的場景,他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不能讓村里的孩子,再吃我小時候吃過的苦?!?/span>
2003年,易科再次作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不顧家人反對,辭去保險公司的高薪職務,回農村創業。
來自家庭的壓力是巨大的,父親、妻子的不理解,旁人的嘲笑,卻讓他更加堅定了回到大山去的信念。
因為本地的李子品質好,且不用打農藥,經濟又環保,易科決定擴大種植規模。地從哪兒來?村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但老人們對土地流轉認識不足,寧可把地荒著,也不放心給別人種,流轉土地成了擺在易科面前最大的難題。往往前一天談妥了,第二天又反悔,反復十幾次的都有。
為了做大家的工作,易科逐戶拜訪,經常還要晚上提著手電筒,上門耐心細致地講解土地流轉的好處,并承諾除了支付土地流轉費用之外,還保證讓村民到自己的果園來干活,前幾年就算不掛果,也保證村民的生活。他給村民算了一筆賬:土地流轉費加上勞務費,一年最多可以拿到兩三萬,這不比撂荒強嗎?鄉親們終于接受并支持了易科的想法。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土地問題解決了。除了種植果樹,易科還打起了“林下經濟”的主意,在果樹未長成之前,在果林中間種植蔬菜和藥材等。
和土地打交道基本是靠天吃飯,易科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2006年的夏天讓他記憶猶新。這一年,滿山果樹栽種已滿三年,長勢喜人,不出意外的話,當年可以掛果,誰知一入夏,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高溫大旱。
急??!為了給果樹降溫,易科干脆帶領工人睡到了池塘邊,每天凌晨1點,待地熱退散后,就爬起來澆水。幾個人合抱著幾百斤重的水管,從幾十米高的山上慢慢往下澆,剛澆過水的地又濕又滑,易科一不小心,從山上滾到了山下,摔得眼冒金星?!耙赘?,休息一下吧!”工人勸他。他卻搖搖頭:“時間不等人,再過幾個小時天亮了,澆水就沒效果了?!鳖櫜簧喜烈徊辽砩系暮顾湍嗨?,易科爬起來就繼續干。這樣的澆水工作每兩天一次,每次持續四五個小時,等到澆完水,天都亮了,大家累得回到家倒頭就睡。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果園就實現了20多萬元的利潤,還讓30多位村民平均每人賺了5000多元的工資。大家伙跟著易科干勁十足,越來越多的村民愿意將土地流轉給他,他的果園規模也越來越大,村里越來越多的荒山披上了綠裝,村民也過上了好日子。
敢想敢闖 不忘初心
種地,也要種出花樣來。易科不滿足現有的產業,2014年,經熟人介紹,他來到了奉節縣興隆鎮清泉村考察,因為當地地理優勢,李子成熟較晚,這樣就能把李子的銷售時間鏈拉長一些。
村主任許孝兵還記得,當年,村里有70%的土地是撂荒的。初見到易科,他就覺得,這個人很踏實,不像那些光說大話的。雙方洽談了幾次,一拍即合。
易科組織村民去墊江自己的果園里參觀了解,還自掏腰包帶他們去江津等地考察,等他們都接受土地流轉之后,又四處奔走,引進了福建、四川等地種植大戶自帶資金來村里投資,共同建設了一個現代農業園。
“村里種上了晚熟李子,還有500多畝中藥材,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000多元?!痹S孝兵告訴記者,最讓自己感動的是,易科還對當地的困難戶進行了義務扶貧。有一戶人家有兩人重度殘疾,易科得知后,就每月給他們補助500元生活費。凡有土地流轉的農戶家中有孩子考上大學的,易科也會送上1000元的無償資助。這些年來,他總共向社會捐助了300多萬元。
“我始終覺得,如果一個人富,身邊的人不富,是沒辦法長長久久的,只有大家都富起來,才算和諧?!币卓频南敕闼囟趾唵?。
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易科相繼成立了宇鵬林業開發有限公司、雙龍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重慶市尚山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如今,他在各地的果園、速豐林、苗圃等加起來面積已達到12000多畝,總資產過億元,年營業額1000多萬,帶動500多名村民就業,并獲得全國優秀農村青年企業家等大大小小的榮譽20多項。2015年5月,他還被評為全國勞模。這個小個子,如今儼然已成為當地人心目中的“大人物”,他卻打心眼里覺得,自己依然是個農民:“我只想種一輩子的樹。等到我種不動了,兒子也會回來接我的班?!?/p>
又到李子成熟季節?!拔乙タ纯催@批李子什么時候采摘口感最好?!币卓圃诮邮芰擞浾卟稍L后,又風塵仆仆地上山,去和他心愛的果樹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