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7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張譯文 目主持:林楠 編輯:湯丹
第 477 期
冰冷的“戰場”
一座人跡罕見的大山里,楊發英正帶領著團隊勘查一具表皮已經發綠的尸體。
楊發英帶上手套,剛一伸手接觸尸體,腐肉就似爛泥似的垮了下來。
“老天,好臭哦!”在場的人紛紛捂著鼻子遠遠的走開,滲出尸水的惡臭,熏得在場眾人一個個眼歪嘴斜。
楊發英啥都沒說,仿佛聞不到任何味道,只是專注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但是額頭上滲出的汗珠以及她逐漸減緩的呼吸還是出賣了她。
尸檢過后,她走到哪里,衣服上沾染的腐尸惡臭就帶到哪里,弄得大家都不敢和她靠得太近。有人問她,“你難道不怕臭?莫非你們法醫都有抗臭的本事?”她淡淡地一笑說:“有誰不怕臭不怕臟的?但我是法醫?!?/p>
飛蠅蛆蟲是她還原案發現場的“線索”,冰冷的解剖臺成為她查疑解惑的“戰場”,一項項關鍵物證讓“零口供”的犯罪嫌疑人最終伏法……
影視劇里,時常出現女法醫的身影。她們干練時尚,英姿颯爽,踩著高跟鞋沖進現場,穿著風衣般的白大褂淡定地在化驗室操作“高精尖”儀器,儼然一副“科技范”。這樣的畫面,時常讓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大隊的主檢法醫師楊發英吐槽:“現實中哪可能這樣?”
銅梁公安分局從事一線勘查工作的法醫有5人,楊發英是其中唯一的女法醫。
初見楊發英,她溫文爾雅、面帶微笑,就像和你拉扯家常的鄰家大姐一樣憨厚。如果她不穿上那身制服,沒人會想到她是一個警察;如果她不換上那身白大褂,更沒人會想到,她是法醫。
早在14歲,楊發英就將人生目標鎖定在了“法醫”這個略顯神秘的職業上?!爱敃r看了《鑒證實錄》,很崇拜里面的女法醫,立志長大也要像她一樣?!睏畎l英說,讀中學時,電視劇《鑒證實錄》里陳慧珊飾演的法醫讓她印象深刻,她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愛上了法醫這個職業,立志要成為一名女法醫。
后來,楊發英考上了昆明醫學院的法醫專業。當時,班上有38名學生,大部分都是男生,而且只有楊發英等4名女生學的是公安法醫方向?,F在,她們4人中只有楊發英還依然堅守在辦案一線。
在楊發英的朋友和同學眼中,女孩子當法醫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澳汶y道不怕嗎?”從她讀大學開始,就經常有人問她這個問題?!拔覀兪菐退勒摺f’出真相,沒有什么好怕的?!睏畎l英說,法醫職業特有的正義感和使命感,讓她充滿了勇氣。
“一個女娃娃干啥不好,干這個!”這是楊發英工作以后,聽得最多的一句話。除了不解之外,不乏對女法醫能力的質疑?!皠傞_始,他們看我翻動尸體都覺得費勁兒?!甭?,楊發英逐漸適應了工作的強度。
“作為女法醫,體力方面的劣勢不可避免,但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細心,比較有親和力,家屬愿意跟我溝通?!?/p>
會“說話”的尸體
如今的楊發英經常接觸尸體,對于各種“重口味”早已習以為常,但從警后經歷的第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卻給她的心理帶來極大的觸動與震撼。
那是2004年的夏天,分局接到報案,一處租賃屋發現一具高度腐敗的尸體,當時還是實習生的楊發英跟著法醫老師去到現場。
“一推開門,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后退,想轉身就走,遠遠逃離?!备叨雀癄€尸體氣味直沖上臉,楊發英感覺胃翻騰得厲害,難受的感覺已經快沖破嗓子眼兒。
死者的五官不斷地躥出蛆蟲,她想伸出手去觸碰,手卻不受控制地一直抖。
“這個臭你都不能忍受,你以后怎么干法醫案件?!崩蠋熆戳艘谎壅驹谑w旁不敢下手的楊發英,二話沒說,帶著手套就開始對尸體進行初步勘查。
看著老師忙碌的身影,楊發英定了定神,“我既然自己選擇當法醫,就要把工作做好”,她暗下決心,給自己鼓勁兒。
“現場雖然不大,但明顯被打掃清理過,一開始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睏畎l英回憶,但她并沒有放棄,在老師的帶領下,幾乎是一寸一寸地對現場進行搜索,終于發現有效生物痕跡。
楊發英參與解剖時戴了兩副手套,但一下來還是忍不住洗了5次手。此后的午飯,更是無法下咽,一連挑了四個菜,都覺得有腐臭的味道。
不到一個星期,楊發英參與的第一個案件偵破,她很有成就感?!爱敯讣频魰r,你發現案發過程跟你的推測吻合起來,這時候心里面的高興是難以言表的,這也是法醫工作的成就所在?!睏畎l英說,“我努力去還原真相,這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尊重,這也是我繼續努力工作下去的動力?!?/p>
死去的人沒法開口,但在法醫的眼里,遺留在現場和尸體上的每個細微痕跡,都可能“說”出死因及破案線索。
2017年6月,在銅梁區安居鎮發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楊發英帶領民警立即出動,為事件定性——確定死者死因是意外、自殺還是他殺?,F場床上、地上、墻上都遍布有大量血跡。死者頸部有多處刀傷,系銳器切割造成,并傷及氣管及食管,但死者死因確系機械性窒息死亡。刑事技術大隊三名年輕法醫一致認定:“這肯定是他殺!”卻不想,背后一個輕柔聲音響起:“不一定!”說話者正是三名年輕法醫的師傅楊發英。楊發英仔細查看死者傷口后,目光篤定的說道:“如果是他殺,不會形成多個皮瓣,傷口閉合后,見深淺不一的切割痕,并有多個皮瓣形成,并以左側為重,故分析死者在生前以右手握刀對自己的頸部反復切割形成,應為自殺,排除他殺?!苯泧烂軅刹?,事實和楊發英的推論完全一致。 “楊姐,你真是太神了!”楊發英的徒弟之一邢雷嘖嘖驚呼。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被表面所迷惑,要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去發現真相?!彼嬖V徒弟們,“受害者的尸體就是生命遺物,生命遺物里藏著真相,只有把這個真相找出來,死者才能瞑目?!?/p>
懸崖下散落的骸骨
自殺者從高樓跳下 , 全顱崩裂;吸毒女骨瘦如柴 , 亡命在逼仄小黑屋床上 , 死不瞑目;遭槍擊身亡者 , 土葬十余年被掘出驗身 , 四肢腐爛;江中浮尸呈 " 巨人觀 ", 五官腫脹變形 ……就法醫而言,艱辛的現場勘查,便是港劇和大學沒有向楊發英展現的部分。
“那是我記憶中一個寒冷的冬天?!?013年2月,楊發英接到報警,在一個懸崖下發現散落的尸骨。
楊發英和同事驅車趕往現場,停在山腳下,一行人翻山越嶺,來到案發現場??彬?、記錄、拍照,為了盡可能地將尸骨找完整,她帶領技術民警在近90度的斜坡上,進行地毯式地搜索,記錄每一塊骨骼,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寒風呼嘯,吹得楊發英眼淚鼻涕一大把。通過4個小時的工作,終于將整個尸體的大骨全部找完,并且還找到了許多細小的尸骨。
楊發英回憶說,自己帶著橡膠手套的手已經麻木,“當時真想揣兜里暖和一下,捂捂耳朵,但又怕污染了檢材?!?/p>
尸骨找完后,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回解剖室、實驗室,進行一系列骨骼重合、尸骨的測量來推斷死者死亡原因、身高、年齡及性別。通過檢驗鑒定,最終確定了尸體的身源,死亡性質、死亡原因、致傷工具及死亡時間。通過她的工作,一起殺人拋尸命案成功破獲。
作為一名法醫,楊發英經歷的不僅有嚴寒,還有酷暑。
2011年以前,銅梁區公安局沒有自己的解剖室,所有需要解剖的項目都要在銅梁區殯儀館的尸體化妝室內進行。
20幾平米的尸體化妝室堆滿了花圈、黃紙,而且沒有空調。冬天還好,一到夏天,面對接近40℃的高溫,她仍然要全副武裝,進行解剖。
“當時就覺得自己是在一個火爐里面一樣,熱得不行,但手里的工作卻不能停?!睏畎l英說,常常是一場檢驗下來,整個人像落湯雞一樣,全身沒有一處是干的。
由于長時間的彎腰,到最后連腰都無法直起,而現在已落下腰部疼痛這個病。
“討厭”的手機鈴聲
楊發英的手機鈴聲急促響起,電話里傳來一件新案件,一個23歲的男孩在家中死亡。
楊發英趕到現場,這是一棟古老的居民樓,一間不大的屋子里凌亂地堆放著各種生活用品,茶幾上擺放著好幾個方便面盒子,里面還有吃剩的湯汁,散發著食物腐敗的味道。
房屋門窗緊閉,屋內燒著碳,男孩體表沒有明顯外傷。
楊發英說,即使是一個看起很簡單的案件或者看起像是自殺,也要看是不是偽造的現場?現場有沒有第三人?現場都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一絲不茍,把所有的痕跡物質進行分析。除了證據,法醫的現場勘查不相信任何言語。
楊發英需要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就和同事將男孩的尸體運回了分局。在泛著冷光的解剖臺,楊發英隔著橡膠手套也能感受得到上面的冰涼。她舉起解剖刀,想到了自己十多歲的女兒,又放下了解剖刀。
盡管楊發英工作14年來處理尸體2300余起,但直到現在,望著解剖臺上尸體,她常常會陷入沉思。
“這個時候你在他身上發現哪怕一點痕跡都會細細琢磨,你會不斷去想,這個人死前是經歷了什么事情呢?那當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如果是自殺的,他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說到這時,穿著警服的楊發英眉頭緊鎖,語氣哀傷。
“這些年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心里已經可以承受。不過,作為一名女法醫,特別是有了孩子后,自己的那處軟肋仍不想輕易觸碰?!睏畎l英說。
因為工作很忙,楊發英很少有時間照顧家庭。她難得在家休息一天,而一旦接到案發通知,會立即趕赴現場。
工作14年來,楊發英從來沒有關過機,只要接到電話,5分鐘之內就必須出發,不管是在深夜還是年夜飯桌上。
“我女兒最怕我手機鈴聲響?!闭f到小女兒,楊發英眉目間滿是柔情。
一次,因為一個案子楊發英3天沒回家,抽空回家換了身衣服,電話又響了起來?!皨寢屇汶娫捰謥砹?,是不是又要出去?你能不能換個工作?!?女兒嘟著小嘴,滿是抱怨。
楊發英抱著女兒,只能以親吻來表達自己的愧疚。當她處理案件回到家時,孩子已經帶著眼角的淚痕進入了夢鄉。
其實,如果當初選擇從醫,楊發英的收入會比現在高很多,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庭和女兒。但在她看來,收入并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最主要表現,“做自己喜歡的事能感覺很開心。做法醫,可以替死者說話,還原真相,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