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8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白永茂 欄目主持:林楠 編輯:韓曜聰
第 478 期
出發: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
近了、近了,經過14天的騎行,距離梁平越來越近。4月23日清晨6時過,318國道萬州分水段,71歲的羅龍春貓著身子,使勁兒蹬著自行車,飛快地朝著梁平方向前進。
4月9日,羅龍春和隊友7人從上海人民廣場零公里標志處出發,這是318國道的起點,開始了騎行之旅,他們的目的地是家鄉梁平。如今,他們已快進入梁平,離目的地越來越近。
“我們都是梁平本地的騎行愛好者,這次活動也是大家自發組織的?!绷_龍春是這次騎行之旅的隊長。他說,此前隊友們也曾騎著自行車跑過大足、酉陽、秀山,還有貴州等地,不過都是周邊騎行。這次大家決定趁著還騎得動,挑戰自我,來一場長距離的騎行之旅。經過商量,大家決定在無數騎行者向往的318國道上騎行一次。
說干就干。8人開始出發前的準備,檢查裝備、規劃線路。不過,對于他們來說,這次騎行之旅的困難之一是身體是否吃得消。
“年紀這么大了,還折騰這些做什么?”羅龍春的妻子有些擔心老伴,最初并不同意他參加這次騎行,畢竟羅龍春已經71歲,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而其他7位老人中最小的年齡也已62歲。
羅龍春說,出發前一晚,他還在做妻子工作,本以為妻子不會支持,沒想第二天,妻子不僅一早起來給他煮了雞蛋,還讓女兒買了水果送到梁平汽車站為他們送行。
戴上頭盔,灌滿水壺,壓緊褲腳,背上行囊,4月7日,8位老人帶著自行車從梁平乘大巴車前往上海。到達后短暫休息了一天,于4月9日開始了他們的千里騎行。
騎行:遇爆胎剎車失靈狀況不斷
千里騎行的最初兩天,用老人們的話來說,“累并快樂著!”
從上海出發,一開始老人們鉚足了勁兒跑,一天要跑160公里左右,汗水反復打濕衣服,小腿蹬車蹬到酸疼,每晚一到賓館倒頭就想睡覺,但他們卻感到充實,畢竟千里騎行邁出了第一步。
不過,好景不長,由于天氣較熱,每天騎行距離較長,隨后幾天騎行隊里不斷有自行車遭遇爆胎。
“還好大家隨身攜帶了修車工具?!边@次騎行中,騎友陳金明此前是開大車的,有修車經驗,荒郊遇到爆胎,大家將車停在路邊,現場動手修好車后繼續出發。
一路上老人們跟著手機導航騎行,過了浙江,進入安徽,可在安慶時卻走錯了路?!爱敃r下著雨,我發現大家離318國道越走越偏?!必撠熅€路規劃的徐海榮發現問題后,雖心里著急,可臉上卻不敢流露,“怕讓大家都慌了?!?/p>
徐海榮借著避雨,讓隊友們休息,自己則拉過隊長羅龍春看著導航重新規劃路線,經過100多公里的繞行,最終大家回到了318國道,在天黑前找到賓館住下。
“路上最驚險的遭遇是我們走到湖北四渡河大橋附近時?!毙旌s回憶,當時他們經一條小路騎行,小路通過兩輛小車都略顯擠,路面坑坑洼洼,高低起伏,騎在路上,一起一落,仿佛身體和車都在一起跳躍。
大家不敢大意,盡量控制車速??僧斝旌s騎到一半正好進入下坡路段時,他突然發現自己所騎的自行車油剎在滴油。
徐海榮心里一緊,試著握緊剎車把手,車沒反應,剎車失靈了!
情急之下,徐海榮只得一路強滑,直至路面開始上升,終于將車停下,而這時,他掌心里已全是汗水。
徐海榮說,出發前大家都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沒帶相應的扳手,當時又在荒郊,無法找到修車店,只好給車換了個剎車片,再用502膠水將漏油點粘住,一群人推著車走過小路。
雖然狀況不斷,但老人們沒有打退堂鼓,一路騎行,經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經過15天騎行,4月23日上午10時左右,老人們終于到達318國道梁平段1937公里樁,完成了這次近2000公里的騎行。
收獲:患癌老人完成千里騎行
15天、1937公里,這群老人說,與其說一路騎行,不如說一路收獲。
“我戰勝了自己?!绷_龍春知道,臨出發前,妻子最擔心的是他的身體。5年前,羅龍春被診斷為前列腺癌。那時的他感到生活沒有了希望,每天都窩在家里。朋友來看他,邀他騎車鍛煉,他也是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加入。
“走出家門,騎著自行車在路上奔跑的感覺似乎還不錯?!边@不,羅龍春已堅持騎自行車5年多。這次,羅龍春參加千里騎行,作為隊長,他總是騎在最前面,給大家帶路。晚飯前,他開始忙著找伙食、住宿的地方,“每次都要多比較幾家看哪家更便宜,還要考慮可以停放自行車”。到了晚上,他又把樓層較低的房間留給其他隊友,然后才和徐海榮一起規劃第二天的行程。
“你是不是假病喲?”在其他隊友看來,騎行中的羅龍春活力十足。用他的話來說,“人動起來了,越騎越快樂?!?/p>
沿途,老人們也并不疲于趕路,而是更在意路上的風光,他們打卡黃鶴樓、游覽葛洲壩,遠眺四渡河大橋?!凹词故窃诎矐c走錯路,大家得知后也沒抱怨,反而沿著繞道進入太湖縣,感受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彬T行隊里的隊友唐文連說,一路的秀美風光、風土人情,讓大家打開眼界。
“不僅如此,我們還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3歲的隊友梁貽文說,一路上,大家主要靠手機導航找路。不過對于年過半百的他們來說,使用智能手機并不太精通。大家都是摸索著來,你教教我,我幫幫你?,F在不僅會用導航,還能用手機拍照、剪輯視頻,把沿途經歷記錄下來。
下一站:騎行川藏線挑戰高原路段
回到重慶,老年騎士們并沒有閑著,周邊的騎行活動不斷。他們在為下一次長距離的騎行做準備。
其實,多年來,老人們不時都會相約騎行,距離也越來越遠,一口氣騎個幾十公里對他們來說也是輕輕松松。當然騎行裝備也在升級,專業的騎行服、騎行帽,還有專業的自行車。
“大家的肯定也給了我們鼓勵?!毙旌s還記得,他哥哥得知他們要回來的消息,23日清晨5點多就在回梁平的路上拉著橫幅迎接他們凱旋,還為大家準備了早飯。
到達318國道1937公里樁時,當自行車出現,早早在此等候的家屬為他們送上掌聲,徐海榮的妻子、女兒女婿帶著外孫女專門從成都趕來,小外孫女高興地拍著手,嘴里叫著“歡迎姥爺回家”。
看到這樣的陣仗,一些村民也圍了上來?!皡柡?!都六七十歲了,還騎行上千公里?!庇欣先寺犃怂麄兊尿T行之旅,嘴巴張得老大,豎起了大拇指。還有人跑過來要和他們合影。
羅龍春告訴記者,如今他們又有了新目標。大家想騎行去北京,現在都有隊友在梳理線路了,大家熱情高得很。
下一步,他們還計劃騎行川藏線,針對高原反應等不良因素,會先做一些預先適應性訓練,量力而為,“一場騎行雖然很累,但跑在路上,心在飛翔。只要我們還能動一天,騎行就會繼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