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9 期
內容監制:唐蜀春 頁面監制:白永茂 欄目主持:馮珊 編輯:蘇楨淇
第 479 期
不會唱歌的段子手不是好網紅
2015年,一則重慶版的《蠟筆小新》視頻,讓一個網名叫“鄧先森”的重慶小伙子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幽默風趣的方言,搞怪獨特的腔調,讓他在段子界迅速地“火”了起來,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說段子說得一溜的重慶小哥哥,原本是一個歌手呢。
“鄧先森”的原名叫鄧力。2013年,鄧力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作為音樂學院學習流行音樂的學生,當時,鄧力心中的自己應該是站在最閃耀的舞臺,開自己的演唱會,唱自己的歌,有自己的歌迷??蛇@一切,卻被一位山東老師給帶“偏”了。
“我們那位山東老師,發了一段他用方言配的視頻給我們看,我們整個班的同學笑得人仰馬翻,都覺得很好玩,我就在想,重慶話配出來是不是也會很好笑呢?”鄧力笑著說,當時,就是抱著對自己家鄉話的喜愛,還有玩一玩的心態,開始模仿著老師的視頻,一步一步配,也許是重慶話自帶的喜感,也許是鄧力獨特的聲音,他配出來的視頻總是能讓同學們捧腹大笑,而大家的反應也給了鄧力很多鼓勵,他越做越有興趣,把自己身邊的小事改成段子進行創作,還將重慶話中最有特色的“川普”融入其中,成為了他最具標志性的“符號”。
暑假期間,鄧力無意間看到電視上正在播放的動畫片《蠟筆小新》,他一下子就有了靈感。于是,一段蠟筆小新買菜的視頻,在鄧力的創作下,變成了一個重慶萌娃和重慶大叔之間的對話,視頻制作好后,鄧力像往常一樣,把做好的視頻傳到網上。
接下來,一條標題為“重慶人被一個叫‘叔叔好,我幫媽媽買東西’的視頻洗腦了”的微博,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開來,而當時的鄧力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火”了,直到一天,出門吃飯的他聽到隔壁桌的顧客正在模仿他視頻里的語氣說話,還跟幾個朋友推薦:“你們看這個微博沒有,笑死我了,這個‘鄧先森’太扯了!”聽到這段對話,坐在一旁的鄧力急忙上微博,看到自己微博上徒增2萬粉絲,他呆呆地思考了很久。此時,他也默默地做了個決定,為了喜歡自己的這些人,繼續努力!
成立工作室 做接地氣的視頻
2016年,鄧力的“段子事業”在微博上越來越火,可這一切在家人的眼里,就是不務正業,“我從高中開始,就學習音樂,家里人覺得音樂才是我該走的路,讓我放棄做段子,我告訴他們,其實音樂和段子不矛盾,他們可以結合,有音樂做基礎,能讓我的段子更有節奏!”堅持自己想法的鄧力并沒有因為家人的反對而放棄,但是,大學生活就要結束了,求職的壓力讓他的堅持有些迷茫。
有一次,鄧力和兩個小伙伴談起了自己的困惑,怎么能解決求職的問題,又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呢?他們徹夜長談后,決定“創業”,于是,2016年的某一天,鄧力和他的兩個小伙伴,成立了工作室,并開始在全媒體平臺上推廣自己,在那一天,重慶的段子界有了“鄧先森”的名字。
創業很酷,創業也很苦,他們三個人各有各的工作和生活,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才有時間聚到一起,創作剪輯視頻,接到的廣告收益大家平分。一開始,他們連廣告報價都不會,第一筆廣告收入的1000元,還是一個廣告公司幫他們核報的價格。
“鄧先森”的靈感來自于他的生活,還有社會熱點,然而要把這些素材轉化成“接地氣”的視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鄧力說,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段子創作,都是很辛苦的。大家看到一個兩三分鐘的視頻,創作可能要用十幾個小時,花費3到4天也是很正常的,創作這個東西,靈感太重要了,鄧力一直堅持,在生活中找突破口,緊跟時代潮流,他說:“我們不能成為做視頻的機器人,要做接地氣、有共鳴的視頻,才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做視頻的標準!”
“網紅”不能白當 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兒
鄧力的視頻開始出現在各種場合,“鄧先森”也成了網紅,他說“我們全媒體的粉絲大概有600萬,有時候一天都能漲2萬左右,我也算一個小小的公眾人物了吧!”鄧力半開玩笑地說。其實自己的視頻火了之后,有好多人喜歡他,但同時也有很多人罵他。最開始他還急于解釋,不喜歡被人誤解,可是后來鄧力發現,那些網絡上的“噴子”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你越解釋他們就越來勁。
“到后來如果是那些娛樂性比較強的視頻,我就干脆不理那些無理取鬧的‘噴子’,如果是那些正能量,比如關于愛國、愛家鄉這些話題,誰要是懟我,我一定據理力爭?!痹谶@方面鄧力很堅持,他說,曾經有老師提醒過他,網絡需要正能量,負面情緒只會讓你的視頻越來越消極,而消極的東西都走不遠,鄧力深受啟發。
正在這時,“重慶市2017年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活動主辦方找到了鄧力,想讓他做一期視頻,鄧力很高興,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投入到了這個視頻里,通過這次契機,鄧力發現,自己不僅僅是一個段子手,還有責任來傳遞網絡正能量,于是他們開始轉型,慢慢地“鄧先森”出品的視頻中,臟話少了,想法多了,情緒少了,內容多了。
“其實有很多外地網友看了我們的視頻,都覺得重慶很‘可愛’,想來看看,來了之后還在微博@我們打卡,我覺得很驕傲?!编嚵﹂_心地跟我們翻著網友給他的留言說,其實,他們傳遞的不僅僅是語言,還有重慶的文化和重慶人的精氣神,正是因為這些文化的東西,才吸引了這么多人來重慶,也正是因為重慶的文化,才有那么多人愛上這座城市。
五一節期間,鄧力又做了一期《五一重慶旅游推薦》,呈現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對家鄉人文美景的真實感受,他說:“希望每個人都愛我的家鄉重慶,因為重慶真的很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