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周夢瑩 欄目主持:林楠 編輯:李仙
第 480 期
懵
我和我媽媽一樣是個十足的吃貨,這一點,我還在媽媽肚里時就很確定。媽媽懷我的時候不容易,爸爸每天給她準備好吃的營養餐,我也跟著沾了光。
剛開始時感覺還不錯,但老是隔著肚皮吃東西,我總覺得沒新鮮感。按理說,這樣的日子得待夠10個月才行,但像我這種帥哥,時間多寶貴呀,我早就迫不及待想出來見見世面了。
在27周的時候,我終于等到了機會。盡管媽媽已經非常小心了,但還是出現了胎膜早破,于是我便敲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出生時,我的胎齡為27周+4天,體重1080克。
來不及向新世界say hi,我便受到了“不守時”的懲罰。由于我過早離開母體,各個臟器都沒發育成熟,肺部缺少肺泡,無法自主呼吸,生長激素、免疫因子等物質也缺乏,連哭都哭不出來。
真是太丟人了。
我被打上了極低出生體重兒、極度早產兒的標簽。巴中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為我成立了緊急救治小組,把我放進新生兒培養箱,并插上了呼吸機。
20多天時間里,我的身體情況很不好,不僅撤不了呼吸機,還多次出現青紫、呼吸暫停等情況,病危通知書都下達了好幾次。
新世界真殘酷!
苦
1月16日下午,我被轉移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病房,第一次接觸到了這里的護士阿姨們。
在這里,有270多個新生兒等待救治,其中有90多個是像我一樣的重癥新生兒和早產兒。一個近20人的“小小早產兒”醫護團隊專門負責照顧我們,趙文靜和何瑞云兩位阿姨是我的主管護士。
我被安排住在一個價值幾十萬元的智能暖箱中,每天根據我的身體狀況調節箱內濕度和溫度,控制光線、聲音等,最大程度再造子宮環境,讓我能不受刺激,盡快發育。
營養不良是我遇到的最大難關了,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吃貨最羞愧難當的事情。于是在入院第二天,我便開始了口腔功能訓練,為日后自己吃奶打基礎。
口腔功能訓練外,趙文靜和何瑞云兩位阿姨還要輪流幫我擦澡、翻身、拍背,防止炎癥和肺部感染,一次15分鐘,每天兩次,一直堅持到出院。新生兒科的忙碌在全院都是出了名的,但阿姨們每天總能抽出時間來,在我身旁陪我一段時間,為我輕輕擦洗身體,幫我拍拍背背。在104天漫長的護理周期里,阿姨手心里的輕柔和溫暖,伴隨我安心地度過每一個晚上。
我知道,只有在我們這些小寶寶身邊時,阿姨們才會停下匆忙的腳步,但背著我們的時候,她們卻常常忙得飯都吃不上。我時常透過透明的保溫箱向外張望,那些辦公室的燈,徹夜徹夜都亮著。
因為我無法消化母乳,護士阿姨只得每天通過靜脈為我注入少量營養液。2月5日,我第一次通過鼻飼嘗到了母乳的味道,那頓美味一共有2毫升。
每天早晨,我都會被量體重,甚至吃多少毫升奶、排多少克大小便,都會被隨時記錄。如果哪一項數額有變化,當天就會有對應營養補充給我。
為了讓我能隨時吃到母乳,媽媽租了房子在醫院附近,但喂養過程并不順利。2月24日,我消化道出血,肚子脹,再次禁食,不得不恢復到靜脈注射。
反反復復多次后,3月9日開始,我才真正開始口服母乳,從一頓2毫升開始,到最后出院時能一頓吃下50毫升,終于為吃貨身份正名!
甜
自從出生后,爸爸媽媽就只能隔著暖箱遠遠地看我。這個生硬的大玻璃盒子,將我們一家人分割開來,真是太折磨人了。每次媽媽將臉蛋貼著玻璃深情地看我的時候,我是多么想伸手撫摸她的臉啊。
在智能暖箱住了兩個多月,我還是脫不了氧。醫院綜合考慮后,給我們安排了“袋鼠抱”,這是一種針對早產寶寶的療法,讓寶寶貼在父母的胸前,直接肌膚接觸。已經證實可以讓早產寶寶生命體征更穩定,更容易脫氧。
3月28日這天是個大日子。在護士阿姨精心安排下,我和媽媽有了入院后第一次肌膚接觸!
媽媽非常重視抱我這件事。趙文靜阿姨提前給她做了詳細的培訓,為了避免給我帶來細菌感染,她在家洗了澡,修剪了頭發,換上干凈衣服,才到病房來。
趙文靜阿姨將我從暖箱抱出來遞給媽媽時,我能清楚感覺到媽媽的激動。在媽媽懷里,我再次聽到了那熟悉的心跳聲。媽媽的手好軟啊,媽媽的呼吸好柔啊,真想一直被媽媽這樣抱著,再也不回暖箱中去。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媽媽一直穩穩地抱著我,端坐在暖箱旁邊,眼睛盯著心理監護儀,認真的樣子好想親一口。驚喜的是,她還提前錄了爸爸的音頻,想不到,爸爸賣起萌來也是個小可愛呢!
從此以后,“袋鼠抱”成為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在媽媽的貼身懷抱中,我的身體狀況更穩定了。
贊
4月初,我隔壁暖箱住進來一位新鄰居,媛媛妹妹。她患有“重度肺動脈瓣狹窄”,這是一類死亡率極高的先天性心臟病,呼吸困難的樣子著實讓人緊張。
接診后,新生兒科聯合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重癥醫學科、呼吸科、放射科5大科室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后,為她手術,幫她找回了自由呼吸。
這樣的緊張時刻,我在新生兒科遇到過很多次。每次都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呵護下化險為夷。
媛媛妹妹和我每天服用的藥品,很長時間內都是由劉學秀阿姨準備的。今年32歲的她肚子里也住著一個小寶寶,她負責管理新生兒科藥品物資、治療設備很多年了。
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3點,劉學秀阿姨都要挺著大肚子到治療室整理藥品,將藥丸分成毫克大小,分門別類裝在小盒子里。別看步驟簡單,這其實是一個很考驗人的精細活兒,即便那時候的她身體已經負擔很重,長期的站立讓她雙腿腫脹不堪,但在狹小悶熱的治療室里,她往往一站就是兩個小時。
直到臨產前,她都在堅持做這些事情。遇到事多的時候,她還自己主動加班,把藥品分好了才回去。我從來沒有見過她抱怨過,每次送藥給我們都笑得甜甜的。
看到她,我有點想媽媽了,想念在媽媽肚子里拳打腳踢的日子,那個時候的媽媽想來一定也是非常辛苦的。
念
隨著我漸漸長大,離出院的時間就越來越近了。
4月底,護士長張先紅阿姨帶我進行視力和聽力篩查,完全正常,身體各項機能也都符合出院條件。
良辰吉日選在了4月30日,這一場“五一”勞動節的團聚,想想還是很有意義。出院時,我的體重達到了2500克,糾正胎齡46周。
臨走時,趙文靜阿姨給我們留下了她的微信,說是好方便日后隨訪,但我知道,她其實是舍不得我這個可愛寶寶啦。其實不用擔心啊,我5月22日還要到醫院來復查視力,到時可以再相見的嘛。
現在的我,已經出院整整10天了!天天都可以看見爸爸媽媽了,但我還是想你們了。爸爸告訴我,國際護士節要來了,張先紅阿姨、趙文靜阿姨、何瑞云阿姨、劉學秀阿姨,還有百余天來辛苦照料我的護士阿姨們,我想你們了。
雖然我還小,但是我小小的腦袋里仍然記得我脫不了氧時你們一籌莫展的樣子,我出血時你們緊張的神情,我吃下第一口奶時你們欣喜的目光……
爸爸從郵箱中翻出這個“天使媽媽”賬號,他說,只要我想你們了,就可以通過它給你們寫信。護士阿姨,放心吧,我會努力地吃奶,努力地呼吸,努力地長大!果果的郵件你們收到了嗎?節日快樂!
此致
敬禮
想你們愛你們的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