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0 期
內容監制:唐蜀春 頁面監制:白永茂 欄目主持:馮珊 編輯:蘇楨淇
第 490 期
每一件旗袍都有生命
記者來到蔣玲均的旗袍館,它“藏”在沙坪壩區天星橋附近小巷子里一棟很普通的建筑內。上了樓,記者就在蔣玲均助手小張的帶領下,輕敲掛在門口的鑼鼓,算是行了“敲鑼打鼓”之禮,小張介紹說,這是他們的老規矩,意在“歡迎貴客”。
進了門,還沒等細看,蔣玲均就迎上來,給了記者一個大大的擁抱:“歡迎你來,我就是蔣姐姐?!庇H切熱情的話語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我是這旗袍館的第三代傳人?!睋崆冱c香之后,蔣玲均向記者娓娓道來:“我媽媽跟著我外婆做旗袍,我從小也跟我媽媽做旗袍?!笔Y玲均坦言,兒時以為外婆媽媽只是在做針線活,到了少女時才慢慢明白她們是在做旗袍,她也在那時萌生了要親自做旗袍的愿望。
“我現在都還記得我16歲做的第一件旗袍,現在看來,針跡不好看,裁剪也不合理,但是那時我穿在身上是很得意的?!遍L大之后,蔣玲均在大學選擇了服裝設計工程專業,并在畢業后開了自己的服裝廠。
“那個時候好像不大流行穿旗袍,年輕的我也心比天高,想在新的服裝領域有所成就?!笔Y玲均自己的服裝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內心卻始終覺得缺少了什么。一次偶然間,她看到一篇報道說,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的旗袍沒有檔次,這讓她內心很不平靜。
“他們對我們的旗袍太不了解了,我應該讓他們知道旗袍真正的美,我要把老一輩的手藝傳承下去?!庇谑?,蔣玲均重新開始把精力投入到旗袍的制作和旗袍文化的推廣當中去。
采訪的過程中,蔣玲均帶記者參觀了旗袍制作的過程,師傅們都專注于自己手中的一針一線,氣定神閑又細致謹慎。蔣玲均告訴記者,旗袍要做好真的很難,從選料、量身到裁剪和手工都非??季?,每一步都要做好。僅材料就有棉、麻、絲、綾羅等諸多種類,蔣玲均都在選料上特別用心,甚至說是挑剔。她特別為記者展示了她為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制作的“四君子”系列旗袍,潔白的麻料上,用特殊的顏料精心勾勒出了梅蘭竹菊的色線,愈發顯得旗袍雅致大方。蔣玲均介紹說,這個系列的旗袍用的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麻,從原本較硬的質地變得柔軟透氣。
“我要保證用料到制作工藝都是獨特的,用心的?!泵恳患炫蹚挠昧系竭M場制作的全過程,她都會參與其中,每一件旗袍她都視若珍寶。她認為,旗袍是一件很神奇的衣服,它既不張揚,也不卑微,能讓人一看到它就能讀懂它故事?!捌鋵?,每一件旗袍都是有生命的?!?/p>
藏在旗袍館里的民宿
“我不說,可能你們都不會發現,我們這里其實還是一間民宿?!笔Y玲均有些神秘地笑著說。原來,蔣玲均在外企工作的女兒因為自己沒能延續母親的手藝,而深感愧疚,也希望能為母親在推廣旗袍文化上盡一份力,于是,想到了開民宿的點子。這樣既讓游客在旅途中有不一樣的體驗,又能讓旗袍文化得到弘揚。短短一年時間,這間隱藏在旗袍館里的民宿,一下子吸引了兩百多個來自138個不同國家的游客前來下榻,他們大都是向往中國傳統文化,熱愛旗袍的年輕人。
蔣玲均向記者講起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曾經有3個大學剛畢業的小姑娘來到旗袍民宿。在帶她們試穿旗袍時,其中,中性打扮的那位短發女孩只是默默拍照,并不試穿。蔣玲均勸她:“快來試試吧?!倍贪l女孩語氣有些冰冷,“我從小到大,裙子都沒穿過,怎么可能來穿旗袍?”
“來,穿上這件,一定會讓你不一樣?!?蔣玲均特意挑了一件氣質與女孩非常契合的旗袍,執意讓女孩穿上。姑娘拗不過,半推半就穿上了衣服。在她換好衣服出來的那一刻,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太美了!待女孩來到鏡子前,自己打量時,她怔住了,久久站在鏡子面前,一動不動,不一會兒,姑娘竟淚流滿面。她對蔣玲均說:“姐姐,我真的沒想到我還能穿旗袍,這就是我媽媽一直想看到的我的樣子啊?!甭犓@話,蔣玲均也哭了?!捌炫勰軌蚋腥镜轿疑磉叺娜?,我真的很幸福?!?/p>
年輕人將成傳承旗袍文化的主力
記者在了解中發現,蔣玲均擁有“西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和“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學生職業導師”的稱號。蔣玲均介紹說,現在依然有很多年輕人對旗袍存在誤解,認為旗袍是老年人的服裝,離他們有距離。
“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走進校園,去向他們介紹真正的旗袍文化?!笔Y玲均在高校的講課很受歡迎,許多學生在聽了她的課程之后,紛紛到旗袍館參觀,切身感受旗袍文化,這讓蔣玲均很欣慰。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中,蔣玲均的旗袍成為亮點之一,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其中,展示旗袍的模特有三分之一是聽過蔣玲均講課的高校學生,甚至還有一些是聾啞人,他們都是出于對旗袍的熱愛,志愿參加到活動當中的,這讓蔣玲均非常感動?!斑@個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如果他們能夠帶著旗袍走向社會,這比我開一個座談會、辦一次沙龍的影響力更大?!?/p>
現在,蔣玲均每天都很充實,也很快樂。她對旗袍文化充滿信心,就像她說的,復古的才是時尚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本土的才是國際的?!拔蚁胍晕业乃魉鶠?,去感染我身邊的人,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下去,我相信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