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5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侯了 欄目主持:林楠 編輯:韓曜聰
第 495 期
阿牛的笑 喂豬劈柴讓日子過得甜蜜蜜
彎彎的眼睛,白白的牙齒,阿牛特別喜歡笑。
今年6月阿牛收到了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喂豬、劈柴、翻山越嶺……阿牛從小面對的生活沒有大海,卻依舊春暖花開。
生活中的阿牛
阿牛全名吉佐阿牛,身邊的朋友都說,她是個愛笑的姑娘。她來自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個貧困山村,“彝族年有殺年豬的習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里卻窮到沒有豬、殺不起豬?!币彩且驗榧依锔F,小時候的阿牛吃的主食是玉米面,連米飯都只能偶爾吃一次……
但阿牛說:“不苦?!?/p>
不苦是因為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從記事開始,做農活就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兒?!白邍D!割豬草去!”從學校步行一個多小時回到家,阿牛站在家門口一吆喝,鄰居的幾個小伙伴就嘻嘻哈哈一起出門。阿牛說,在山里沒有電腦沒有網,也沒有什么玩具,所以每天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山上砍柴、割豬草就是他們的“娛樂方式”。
幾個小朋友看起來瘦瘦小小,可揮起鐮刀割起豬草來卻一點不含糊。背著幾乎和她一樣高的背簍,阿牛挽起褲腿兒,彎著腰左手拉著一撮豬草,拿著鐮刀的右手嫻熟地從左手下方不到3厘米的地方割了下來。小伙伴嘻嘻哈哈的笑聲回蕩在開滿野花的山野里,那是阿牛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阿牛
阿牛的左手食指上還留著3條當年割豬草留下的疤?!耙坏断氯ゾ透畹阶约菏稚狭??!毕肫甬斈曜约罕桓顐膱鼍?,阿牛沒有一點害怕或者擔心,她用右手摸摸左手食指關節處那道將近3厘米的傷疤,“刀口大了就不會疼的”,她打趣地說。
她記得當時還在讀一年級。鐮刀落在手上,幾厘米的口子一直流著血,“我們在村里經常受傷,這沒啥?!彼龥]哭,也沒驚慌地跑回家找爸媽,艱難的生活似乎讓只有7歲的阿?!袄潇o”得遠遠超過自己的年紀?!芭芑厝ツ膬盒心?,來回一趟挺遠的,我回去那些豬草就沒人割了?!蓖械男』锇殡S身撕下一條布條,阿牛三下五除二把手指一裹,接著把剩下的半框豬草割完才回家。
回憶之前的點點滴滴,除了一如既往的微笑,阿牛說得最多的是“我覺得不苦啊?!?/p>
阿牛的摳 不舍得買300的臥鋪票卻買了6000的棉絮
阿牛身上穿的T恤,雖然顏色看起來不新,但也干凈整潔。同學說阿牛特別“摳門”。
阿牛(左四)在大涼山的一個農村了解當地的貧困情況
初中時住讀,阿牛每周回一次家,為了省幾塊錢的路費,她每個周末都步行回家,然后再步行去學校,一趟就要兩三個小時,一走就是3年。
再到后來,阿??忌狭宋鞑械母咧?,結束了每周步行回家的歲月,坐車都要七八個小時的路程她變成每學期回一趟家,這也讓她度過了許多個獨自在宿舍的夜晚。中秋、端午……許多個這樣的節日里,書本陪伴著阿牛,讓只有16歲的她把對家人的思念放在心底。
小時候的艱辛的生活讓阿牛養成省吃儉用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直到今年去清華大學參加博士生面試時,她仍舍不得花300多塊買一張臥鋪車票?!拔沂菗娜f一考不上,這個車票就浪費了,還不如少花點?!庇谑撬采硕畮讉€小時硬座,從重慶一路坐到了北京。
300多塊不舍得花,但花6000多塊回收舊棉絮的時候她卻一點都沒遲疑。阿牛曾去過的布拖縣若普村是國家級貧困村,那里的貧困村民直到現在仍穿著編織袋做成的馬甲在地里勞作,光著腳丫在雪地里放羊,全家蜷縮在一床破舊不保暖的被絮中取暖。阿牛發現,臨近畢業,學生們總是發愁棉絮被褥不好處理,扔掉又太可惜,留著又不方便。于是她開始在校內自費收購完好干凈的棉絮被褥,打算等到離校的時候,統一寄往若普村。
阿牛(左一)在畢業季自費回收被褥要送給家鄉的貧困家庭
她奔走于各個宿舍樓之間,收集的被褥也越來越多。棉絮被褥不僅重,還占地方,收來了,如何運送,怎么存放,都是問題。好在這些問題并沒有成為這場“愛心運動”的絆腳石,學院老師知道后非常支持阿牛,專門清理出兩間教室供阿牛存放物資并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阿牛的支部書記汪亞軍老師主動提出自己開車幫阿牛運送物資,從此以后,汪老師隨叫隨到,一趟又一趟地,開著自己的車在校園里來來回回運送著收到的棉絮和被褥;阿牛的導師王志章老師也主動表示愿意承擔將棉絮被褥寄往若普村的全部郵費。慢慢地,阿牛的老師、朋友、學弟學妹、老鄉……都加入到阿牛的被褥收集隊伍中來,在阿牛的帶動下,這場愛心接力一直持續著。
45天的時間,阿牛自費回收了650床棉絮,“我不想用愛心綁架大家?!背藗€別學生免費捐贈外,阿牛都是按照正常的價格回收。一個一個聯系,再一個一個上門取,不僅沒有回報,這個不舍得買一張臥鋪車票的姑娘花了6000多元,為家鄉65戶貧困家庭寄去了650床被褥。
自費回收被褥的事兒,已經是阿牛第二次做,第一次是大學畢業。導師王志章告訴記者,這樣的事兒他在知道的時候并不感到奇怪,“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幫助別人就是她的目標和理想,其實除了大家知道的回收棉絮這件事之外,她做的好事兒太多了?!睆耐踔菊绿幱浾叩弥?,這次受捐的村莊其實就是之前阿牛去過的村子,正是因為她一直心系著那里的貧困村民,所以才有了這次的義務回收。
阿牛說這樣的事兒只有在畢業時候才會有這么多時間來做,但她會繼續下去,“下一次就是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時候了?!卑⑴PΦ芈冻隽藦潖澋难劬?。
阿牛的路 從被別人幫助到幫助別人
考上重點大學、保研、保博,生活似乎眷顧了這個愛笑的姑娘。然而進入大學后她曾面對過的那一連串的挫折,只是被她自己化為笑談,說成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阿牛(右)和媽媽(左)
回首7年前,考上重點大學的阿牛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滿懷信心,她想著要多參與學生工作,于是開學前一周她就早早來到學校,希望能在新學期伊始多做些事情,因為她報名競選了年級長。事與愿違,最終年級長花落他家。不僅如此,在評選前,參與學生工作的同學還開始排擠阿牛,參加年級會議時刻意不通知她,還不和她說話……從小是班里第一名,學?;顒右步洺⒓?,經常都是老師同學眼中焦點的阿牛忽然不知所措。
“我特別想改變,但我不知道哪兒錯了,我不知道該怎么改變!”那段日子,阿牛在沒人的宿舍嚎啕大哭一場,她說自己都開始懷疑大學究竟意味著什么了。然而一場講座讓阿牛學會了人生中重要的兩個字——放下。
那是一場很普通的社會企業來宣講的講座,具體講了什么阿牛沒記得多少,但她從那個講座中明白的道理卻讓她銘記一生,“人要學著放下一些東西,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卑⑴O氲搅俗约鹤畛醯睦硐?,就是幫助別人,既然現在沒能參加到學生工作,那何不去做些可以幫到別人的事情呢?
阿牛在有能力的時候總不忘那些曾和她一樣貧困的孩子
自己的經濟并不寬裕,該怎樣去幫助別人?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支教,沒有加入任何公益組織、不依靠任何人,她聯系到了自己家鄉的母校,她決定利用寒暑假給那里的孩子們帶去精神上的財富。
可以說第一次的支教開啟了阿牛的愛心之旅。在支教期間,她遇到前來考察的愛心公益團隊,幾經她的耐心講解、勸說,終于為學校幾個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聯系到了資助對象,之后便陸續有了更多的愛心人士、愛心團隊來到這里。
從大一入學到現在研究生畢業,她的助人之路從未停止??墒侨缢f,平淡無奇的生活總得有點波瀾,逐漸寬裕的家庭、穩中有進的學業、不斷前行的愛心事業……這些都已經讓阿牛無比感恩。
可就在阿牛還在高興以第三名的成績成功保送本校研究生時,生活的無情總會給你一巴掌?!澳鞘羌磳⑸笏牡氖罴?,我剛回家沒多久,天天有人上門逼債,如果再不還錢,我們家人的安全可能都要受到威脅?!鼻靶┠臧⑴5募依锶朔e攢了一點錢嘗試做點生意。誰料,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一屁股債,周圍的親朋好友早已躲得遠遠的,更別提借錢。那時的阿牛陷入了有記憶以來的最大的焦慮,作為家中長女,她不知該如何替父母分擔,她開始恨自己能力太小。
思前想后,她決定,厚著臉找學校的領導、導師幫忙,得知家里情況的院領導和導師只對她說了一句話:“安心讀書?!北銉A囊相助為她解圍。
解了家里的困境,阿牛還沒喘過氣來,2016年春節前夕,父親忽然被查出腎衰竭晚期?!叭メt院時醫生告訴我們,兩個腎都不行了,已經晚了?!蹦莻€春節,原本的四口之家只剩下阿牛、弟弟和母親。
從小在大涼山的小山村長大的阿??偸菐е⑿?/span>
談起這接連而來的挫折,阿牛仍很釋然,從不抱怨。她說母親樂觀積極的性格給了她莫大的心理支持,無論遇到什么事,她始終相信,所有都會變得更好。
“你看我現在,不正是變得更好了嗎?”阿牛豪氣地說,到目前自己還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接下來在讀博期間希望可以去哈佛大學參加交換學習,而這也正是她的下一個目標。
“所有的階段目標都是為了成為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準備,因為我是立志要做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卑⑴Uf,這個目標要用一輩子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