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5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周夢瑩 欄目主持:董進 編輯:韓曜聰 張驍
第 585 期
“睡在每天都在移動的冰川上”
“還是決定上了,克服重重困難,3小時后凌晨2:00出發,如果順利15日或者16日將登上珠峰之巔?!蹦岵礌柈數貢r間2019年5月11日23時許,何鴻鵠在位于尼泊爾的珠峰南坡大本營寫下這樣一條朋友圈。
初見何鴻鵠,已是她登頂珠峰歸來。眼前的她化著淡妝,束著頭發,身子嬌小,一身休閑裝打扮,很難想象她還曾先后登頂過四川雀兒山、新疆慕士塔格峰,以及位于尼泊爾的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
然而這條登頂路,卻是荊棘遍布困難重重。珠峰海拔高,風大,天氣多變。即使五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但最適合的“窗口期”也只有幾天,各國登山隊都集中在這段時間沖頂。
為了這次登山,早在一個月前,何鴻鵠就從重慶出發,經成都飛往尼泊爾,然后轉乘直升機抵達海拔2840米的位于尼泊爾的盧卡拉機場。為了讓身體逐步適應高海拔,她徒步進入珠峰地區,每天步行約七八個小時,走了六天,抵達海拔5364米的珠峰大本營。
“大本營是建在一個移動的冰川上,每個小時都在移動,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發生冰裂、暗縫、雪崩……每天睡覺都聽到帳外轟隆隆的聲音,沒有一天能睡踏實的?!边@樣的環境讓何鴻鵠感到這次登山的兇險。
就這樣,何鴻鵠經歷了近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5月12日凌晨,她跟隨所在的川藏隊出發,開始沖擊頂峰,他們也是今年第一支出發的民間登山隊。
“看到躺在雪地里的遇難者”
從大本營到C1營地,要經過十分破碎的昆布冰川,也被稱之為“恐怖冰川”。這里冰裂縫深而且寬,很多地方都需要架設云梯才能過去。每走一步,何鴻鵠的心里都緊繃著,害怕一不小心掉進被冰雪掩蓋起來的冰縫里,連尸體都找不到。
沖頂路上,她看到了躺在雪地里的遇難者遺體,“從他身邊經過時,我心里很平靜,也許是在險境中思考能更透徹?!焙硒欩]說,她一直記著登頂前發給女兒的信息:“我想好了,登頂排第二,安全回家陪你,排第一”。
不斷向上,當地時間5月14日晚,登山隊抵達海拔7950米的C4營地,短暫休息兩個小時后,何鴻鵠一行開始了最后的沖頂。
雪坡、雪槽、雪巖冰巖混合地……從C4營地到珠峰頂,復雜的路況,加上感冒伴著體力消耗,何鴻鵠感覺身體越來越沉重,已經分不清臉上流淌的到底是鼻涕還是眼淚,睫毛上結起的冰霜也成了前行的阻礙。時間仿佛變得緩慢,直至黑夜離去天色漸亮,何鴻鵠恍惚間以為即將要登頂,結果發現還差得遠,前面是一個又一個的山尖,而身體與精力均已要到達極限。她只能緊緊地抓住路繩,一直前行:“你不知道,一腳下去是冰是石頭,還是空的?!?/p>
終于,當地時間5月15日上午8時30分,何鴻鵠站在了珠峰峰頂,實現了她登頂珠峰的夢想。
“感到死亡正在步步逼近”
“仿佛立于云層之上,云海就在眼前。四周綿延不斷的山脈像是一片大海,然后白色的山尖一個個從云海中鉆出來,陽光下山峰的影子像刀切一般的整齊?!钡琼敽蠛硒欩]小心翼翼地踩在陡峭的雪地上,生怕踩空,“那種感覺美好又恐懼?!?/p>
然而僅僅在頂峰停留了10分鐘后,何鴻鵠開始往下撤,因為下山比上山,更加危險。
高海拔山峰尤其是8000米以上山峰,險惡的環境和瞬息萬變的天氣,人稍一懈怠便可能危及生命。而此時,從C4營地到峰頂,何鴻鵠已經走了10多個小時,精疲力盡,氧氣也所剩不多,要想活著回去,就要爭分奪秒搶時間。
下撤途中,起風了,然而更可怕的是夏爾巴向導為她放在沿途的一瓶氧氣被人拿走,“當時太可怕了,我一直在想如果腦部缺氧會發生怎樣的情況,仿佛能感受到生命正在漸漸流失?!?/p>
何鴻鵠不敢停下,哪怕每走幾步都要喘息很久也堅持往下撤,在經過一段橫切冰壁時,何鴻鵠突然腳下一滑,額頭一下就撞到旁邊的巖石上,所幸她緊緊抓住路繩,才沒有發生滑墜。
但此時,她明顯感到呼吸有些困難,因為感冒,她喉嚨發炎,而現在一口痰正卡在她的喉管處。怎么辦?何鴻鵠摘下氧氣面罩,跪在地上,拼命地咳著。她說不出話,胸口也仿佛被死死堵著。不敢想象倘若喉嚨里的痰再咳不出,后果會怎樣,死亡正在步步逼近,“在那漫長近10分鐘里,我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懼?!焙硒欩]說。
所幸有驚無險,何鴻鵠順利地將痰咳出?!澳阌肋h不知道,自己身體有多么強大?!焙硒欩]回到大本營,終于能放肆地享受登頂后的喜悅。
得知何鴻鵠登頂成功,重慶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許世虎也聯系上何鴻鵠,希望以其登頂珠峰為創作素材,用藝術的形式來還原登頂的艱險和珠峰美景,贊美永攀高峰的精神。
“想到攀登過程像極了人生”
“登頂之路中因艱難險阻來臨帶來的崩潰絕望,決不放棄懷揣希望堅持攀登終于成功,這個過程像極了人生?!痹诤硒欩]看來,登過一座山,就是見過一世人生。
愛上登山,對于何鴻鵠,源于一次偶然。
2004年,喜歡旅游、熱衷驢行的何鴻鵠創辦了一家藝術旅游公司,由于工作需要,她帶隊前往各地踩點。一次她受朋友邀約,攀登四姑娘山二峰。沒想上到海拔4000多米處,一行人中只有她和另外3人沒有出現高反,成功登頂。云海環繞,群山之中,金色的日光從遠處升騰而來,壯闊、震撼,從此也在她心底種下一顆種子,“旅行有深度,而登山有高度,兩者收獲的美是不一樣的?!?/p>
從此何鴻鵠就迷上了登山,但登山對于女性而言并不輕松。登山靴、氧氣瓶、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冰爪、冰鎬……隨身帶的裝備足足有10多斤。為了提升體能,何鴻鵠每周都會進行三到四次空手道訓練,強化自己的肌肉。同時堅持跑步等有氧訓練,增強心肺功能,甚至跑步訓練時還會戴上減少氧氣吸入的面罩,模擬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的狀態,提高肺活量。
從2007年第一次登山到現在,她先后登頂了四川雀兒山、新疆慕士塔格峰,以及位于尼泊爾的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
而何鴻鵠的生活,也正如同登山一樣曲折。何鴻鵠的公司創辦前幾年,做得風生水起,年利潤可達幾十萬元。那時她瞄準全國市場想要擴大公司規模,可兩年過去,當初借錢擴展的外地市場卻并未達到預期,而此時重慶公司的客戶又被以前的員工挖走大半,內外憂患的她,背負了上百萬的債務。
“當時是滿懷希望地‘搞砸’這件事情?!爆F在回憶起盲目進軍全國市場的經歷,何鴻鵠仍不忘打趣自己。她知道跌倒了,還得用力爬起。如同登山,不一定每次都能登頂,但總要拼盡全力。
一切從頭再來!何鴻鵠重新開始創業,旅行出團需要8輛車,她能從早上一直打電話,忙到次日凌晨四點,短短休息了兩三個小時,又正常去上班;帶團去四川折多山,因為路面打滑車輛停下后再次起步總往后溜,她就找來車上的毛毯墊在車輪后,增加阻力?!败囕v起步走了,毛毯卻不敢留下,萬一后面還用得著呢?我撿起毛毯,追著緩慢前行的車輛,然后抓住車門,躍上車?!鄙聿膵尚〉暮硒欩]說著再創業時的艱難時,眼里寫滿了堅毅。
“她是一個有著執著精神的人。熱愛什么就努力去做!”在朋友郭女士看來,像攀登需要長久的訓練,必須堅持。何鴻鵠制定了計劃就一定會去完成。同樣,對工作,她也全身投入。
如今,公司的債務已還清,何鴻鵠仍然在做藝術旅游,對她而言,這既是事業,也是愛好。她說,目前公司已從最初的不足十人發展成50余人的團隊。雖然創業中,還會有一個個困難,但何鴻鵠相信,如同登山,自己不一定是體力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韌性的。在追夢路上,有堅持有付出,離“高峰”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