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6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康延芳 欄目主持:董進 編輯:王傲寒
第 586 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8日訊(文/吳黎帆李華僑圖、視頻/謝鵬主持/董進)“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為何?”——因為在開車。近年來“路怒癥”開始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越來越多人也認識到這件事的危害性。如果車和車之間能夠“交流”,那是不是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摩擦。重慶90后譚云菲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靈光乍現他想讓汽車說話
和譚云菲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他位于苯特鋼構的辦公室。里面陳設簡單,最顯眼的莫過于桌上那一堆汽車雜志,上面還密密麻麻地做了各種勾畫備注??吹接浾咔皝?,他緊蹙的眉頭才稍微舒展了一下,“不好意思,正忙著看第四代產品的設計方案,最近都被其中幾個技術難題困擾著?!弊T云菲說道。
從小到大,譚云菲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車迷。第一次看動畫片《四驅兄弟》,他就被里面風馳電掣的四驅車深深地吸引了。從四驅車玩具,到各種汽車模型,譚云菲的童年沉浸于將汽車模型拆分、組裝、擺弄的樂趣中。為了了解各種車輛,他的房間里堆滿了各類汽車雜志。
“以前父親開車出門,我透過車窗看著來往如梭的車流,就特別興奮;在公交或者出租車上,我總會仔細觀察司機如何開車、如何換擋、如何轉彎?!碧崞疖?,譚云菲頓時來了精神,“別人家車壞了都是心情很差,只有我不一樣,和父親去汽車修理廠我特別開心,因為能看到工人們是如何拆解零件,如何換機油、如何將復雜的零件重新裝上汽車的……”
那時的譚云菲還想不到,這份愛好有一天會變成他的事業。
2012年,在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上學的譚云菲,主修金融和會計雙學位。在這里,他買了人生第一輛車。一次在佛羅里達州旅行途中,他看到路上幾輛車交替行駛互不相讓,原由是車主脾氣暴躁相互較勁,這種行為對車主本人和旁邊的車主都是一種威脅。
當時譚云菲想,大家之所以會有“路怒癥”,會不會是因為司機之間沒有有效手段進行交流呢?如果汽車能夠“說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呢?
2015年,譚云菲畢業后準備自己創業,想起佛羅里達的經歷,一個想法慢慢地在他腦海中有了雛形:能不能做一款產品,方便司機交流。有了這個想法,譚云菲興奮地幾個晚上睡不著,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幾個好友,頓時勾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完成了初代產品的構思——要研發一款汽車之間的交流平臺,車主在手機上設置想要顯示的語言文字后,通過汽車后窗安裝的智能LED顯示屏呈現出來,讓后方車輛看到?!?/p>
最初譚云菲想將這款產品叫做“car play”,不過一個朋友提出既然是讓車與車之間交流,讓大家的“路怒癥”能有所緩解,干脆取個酷一點的名字就叫“路怒寶”吧。
三顧茅廬 他用誠意邀來人才
2015年7月13日,重慶車車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了,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專業人才的引進。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譚云菲深知,這“開頭炮”一定要打響打漂亮,他將首選鎖定為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陳國貞。
陳國貞有著十多年硬件和物聯網開發經驗,曾參與過大疆無人機的開發,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專家。然而當時陳國貞在香港發展順利衣食無憂,如何說服他加入一間剛成立的新公司,這對于譚云菲是個巨大的挑戰。
譚云菲硬著頭皮和陳國貞取得聯系,第一次的邀約和想象中一樣,被拒絕了?!白屗艞壱磺衼砦覀児緞摌I,這相當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睂3田w到香港的譚云菲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沒有因此這次閉門羹而灰心,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對于專業人才的渴求。
第二次,譚云菲帶著“路怒寶”的詳細構思拜訪陳國貞,這次他們兩人聊了很久,陳國貞向譚云菲提出了不少問題,看著對方感興趣的眼神,譚云菲頓時覺得“有戲”。不過要讓對方放棄衣食無憂的生活前來創業,似乎僅憑這一個想法還不夠,譚云菲仍然沒能將陳國貞帶回自己公司。
轉眼大半年過去,譚云菲再次邀約了陳國貞,并帶來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書、清晰的公司發展構想等?!跋耜惒┦窟@樣的專業人才,只有用真心誠意去打動他,才能’挖得動’?!弊T云菲說到。
這一次陳國貞沒有再拒絕,他加入到譚云菲的公司,負責領銜開發智能車載媒體平臺。隨后譚云菲又將曾擔任IBM中國執行服務中心高級軟件工程師的金尚坤等人納入公司,搭建起一支50人左右的科研團隊。
一波三折 公司面臨生死存亡
經過公司成員的不懈努力,第一款“路怒寶”在半年后被研發出來了。2016年5月,產品測試完成后投入市場,但實際效果并沒有預期那么理想。
重慶夏天氣溫太高,汽車上固定LED屏幕的吸盤受熱膨脹后經常脫落,體驗感太差,譚云菲毅然決定讓公司收回了已經安裝好的“路怒寶”。這無可避免地給公司帶來的經濟損失,也讓譚云菲切實感受到了什么叫“花錢買教訓”。
針對重慶特殊的天氣情況,公司重新研發出新一代粘貼吸盤,不僅在車窗玻璃上貼得緊,而且LED屏幕的方向可任意旋轉,拆卸下來后車窗玻璃也沒有痕跡,并為該項技術申請了專利。
原本以為能緩一口氣了 ,可推出的產品隨即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路怒寶”一旦到了隧道、山區等地方,就容易出現掉線的情況。那段時間,譚云菲和團隊成員日夜奮戰,抱著測試產品開著車到處跑,隧道、山區……對記錄信號強度進行事實記錄,然后再將收集的數據“對癥下藥”,將產品的內部接收設備進行優化,終于攻克了這個難題。
起初,譚云菲決定通過給車主補貼的形式進行推廣,“賠錢賺吆喝”,這在當時的確也起到一定作用,重慶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路怒寶”產品??捎捎谌鄙倨渌挠c,一味地補貼導致公司虧損太大,第一代路怒寶的市場推廣很快便以失敗而告終。和他一起創業的幾個合伙人也在這個時候相繼選擇離開,讓譚云菲真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夜不能寐”:吃飯、睡覺、走路滿腦子都是“路怒寶”。
但譚云菲卻不愿放棄自己心血澆灌的公司,一邊咬牙堅持公司正常運行,一邊到處尋找新的資金來源。這時,他在美國的一位大學同學帶著500萬的資金解了“燃眉之急”,
而這位同學的理由很簡單——“我信任你,我看好你這個項目!”
起死回生 關注公益回報社會
資金的注入讓公司重新可以正常運作,譚云菲也一直在反思和總結第一代產品的失利,并進行改良。很快“路怒寶”第二代產品就被研發出來,更薄、更大、無邊框,迅速受到市場的接受和好評。不過譚云菲并不滿足,他帶領團隊繼續投入到第三代產品的研發中,相比前兩代,屏幕更薄、顯示的字體亮度更高,清晰度也有了很大改善。
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譚云菲發現有車主會在“路怒寶”的LED屏幕上發布一些城市信息或者廣告?!斑@一下子就給了我靈感,可不可以借此打造一個移動媒體發布平臺呢,發布一些公益廣告和城市宣傳呢?”
“飲水思源,這四個字是我父親一直告誡我的?!弊T云菲一直以來也相當關注公益事業,希望能為重慶成為宣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看來,公益事業和傳播正能量不只是隨口說說,而是一個企業的立身之本。
今年智博會期間,譚云菲就將公司旗下的路怒寶“清一色”換上了智博會的宣傳語。一時間,穿梭在重慶大街小巷的車輛背后,都會有LED屏幕在滾動播放智博會的宣傳語,成了公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據統計兩周時間里,有2.2萬路怒寶車主在全城進行了智博會宣傳,曝光次數達到了500多萬次。
目前,譚云菲已經開始設想路怒寶四代產品,取消LED顯示屏,改用投影儀顯示,不過一系列的技術難題還待解決。不過,在他看來,選對了路,一切都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