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9 期
內容監制:康延芳 頁面監制:王梅 編輯:向含嫣
第 589 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7日12時訊(記者 陳美西)“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打完了,我倆還留在大河口,下一步鄉村振興,聽說也要組建工作隊,到時候我第一個報名!”“第一書記”冉景清的聲音,還縈繞在酉陽縣蒼嶺鎮大河口村駐村工作隊員徐洲的耳邊。
但10月的冷風已經在阿蓬江大峽谷間呼嘯,很快將他的思緒扯回殘忍的現實。
“工作上,冉書記從來是說到做到,這次,他卻食了言……”徐洲咬緊嘴唇,眼眶泛紅——一天前,曾承諾要“一直留在大河口”的冉書記永遠離開了。
10月16日凌晨,通宵加班的冉景清告訴徐洲,自己“趴在桌上歇一歇”。這一歇,這位42歲的“第一書記”就再也沒有醒來。
村委辦公桌上,冉景清新買回的打印機還沒裝好;生活廚房里,周一抓來的中藥也剩下兩副沒有煎完……種種跡象表明,他走得很“突然”。
但翻開冉景清的工作筆記,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在一年零十個月的駐村時光中,他一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懷著為民盡責的使命,在病痛中負重而行……
10月1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趕赴大河口村,從一件件留存著冉景清生命溫度的遺物中,觸摸到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為民盡責、鞠躬盡瘁的赤忱之心。
大河口村駐村工作隊人員去向告知牌,冉景清的動態還指向“入戶”未來得及更改。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一輛車 全村人的車
16日下午,徐洲駕駛一輛銀白色五座小汽車,將大河口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冉景清生前遺物,送到重慶市酉陽縣鳳凰山殯儀館:一床被套,幾件衣物、鞋子……
“這是冉書記的車?!毙熘薷嬖V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10月16日,冉景清在這張桌上工作到凌晨,新買回的打印機還沒裝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2018年1月,也是開著這輛車,帶著簡單的行李,冉景清頂著寒風來到了大河村。
“1月22日星期一,今天是接受組織的重托后第一天到大河口村上班,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表……害怕干不好工作。心雖忐忑,但還是按照擬定計劃召開了周一工作例會,效果還出奇的好……”
從縣信訪辦維穩科負責人選派到駐村第一書記,身份的轉變令冉景清感到重任在肩,他將所想所感記錄在工作筆記上。
大河口村位于酉陽縣西部阿蓬江大峽谷內,這里林海廣闊、水河環繞,自然資源優越。但也大山橫亙,養在深閨。為了摸清家底,曾不愛運動的冉景清開始了腳步丈量之行,他深入田間地頭、翻山越嶺走訪農戶,掌握村民致貧原因,為其出謀劃策。
腿邁開了,車就閑下來了。
“除了偶爾開車回家,冉書記的車幾乎成了村里的公車?!毙熘藁貞?,誰家親戚生病了,誰家小孩上學了,誰家裝房需拉材料……常常還不等貧困戶開口,冉景清就掌握了情況,主動上門開車接送。
今年9月,貧困戶石邦昌家屬從酉陽縣城出院,腦梗塞尚未痊愈,行動十分不便。冉景清在電話中了解到石家的情況,由于工作脫不開身,他便專門請徐洲開著自己的車到縣城,將其接回老家,還自掏腰包,向石邦昌捎上了300元錢。
工作筆記中,冉景清多次提到“身體不適”,但他并未聲張,而是默默扛了下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同樣?!跋硎堋钡健皩\嚒狈盏?,還有村支書趙昭偉。
每月拿著2200元的工資,家中還有患病的妻子和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在大女兒的經濟支持下,趙昭偉在清貧的崗位上堅持了26年。
雖然從不叫苦,但冉景清將他的擔子看在眼里。
10月15日的早上,天空飛著細雨,趙昭偉計劃騎摩托車帶感冒高燒的妻子倪英,上蒼嶺鎮衛生院輸液治療。
村支書趙昭偉從冉景清宿舍整理出一大袋藥物。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人已經感冒了,哪里還能再吹冷風!”冉景清對趙昭偉說道。他堅持開車將兩人送到醫院。隨后,又急急忙忙回到村里,和村綜合專干走訪貧困戶。
“其實趙書記覺得不好意思,不允許我們去接嫂子,所以我們要早點去接?!比骄扒逍χ鴮π熘拚f。下午,待倪英輸完液,倆人又將其又接回村里。
“冉書記自己的車,變成了全村人的車,但他從來不計較,心里裝著永遠是別人?!壁w昭偉感慨,就是這樣一輛小小的車,穿行在山嶺間,承載著困難群眾的希望和溫情,不知道免費運行了多少趟。
一箱面 工作隊的面
冉景清的小汽車除了送人,還運貨。
在工作隊的生活廚房,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半箱散裝面條還放在角落。
“面條一大袋50斤,一斤3.5元。全隊人都吃,可以吃上兩三周?!毙熘拚f,村里買東西不便,每次有機會到縣城,冉景清都會買上一大袋面條。
駐村時,他很少煮飯。除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面條價格便宜。
全隊一年有3萬元的駐村工作經費,工作隊員另有生活補貼。徐洲一開始覺得冉書記太傻;“這么節儉是圖個啥?”
但當他算起賬來,就很快理解了書記的做法:今年8月,慰問貧困戶,每戶數百元不等;今年9月,為徹底解決村民飲水問題,買了1臺水泵,630元;今年10月,為村便民服務中心購置一臺新打印機,1500元……
因為到工作經費有限,冉景清就常常自掏腰包,為貧困戶解燃眉之急。
為了方便工作,冉景清的宿舍就安排在了村會議室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節省歸節省,大家生活上還是要過得去?!彼€自費買來豬肉,請賢惠的隊員媳婦熬成肉燥,給大家改善生活。
“一次熬一大桶,凍在冰箱里,拌面特別香?!毙熘抟贿呎f,一邊打開冰箱,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
平時扶貧工作繁忙,冉景清的目光全在老百姓身上。駐村隊員就借著煮面條、吃面條的閑暇,一起談生活、聊成長,冉景清常勉勵年輕干部要有信念、有追求。
大學生村官楊飛曾和冉景清在大河口村共事一年。
“一開始參加工作,自己還沒有要入黨的先進意識?!睏铒w回憶,和冉書記共事,他從來不擺架子,而是像一位大哥哥,時常關心自己。
“ 大河口村黨員老齡化較嚴重,你還年輕,在事業上應該有追求,生活上有規劃……”眼看24歲的楊飛畢業不久,還不適應工作身份的轉變,冉景清就經常敲打他。布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關文件給楊飛學習,并讓其在每周一的例會上講見解,談感想。
貧困戶李元躍等村民,得知冉書記殉職的消息,自發前來送書記最后一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正是在冉景清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引領下,楊飛等青年人快速成長,并遞交了入黨申請,成為了入黨積極份子,村基層黨建工作在新鮮血液的涌入下綻放出年輕光彩。
一袋藥 冉書記的藥
廚房燒過面條的熱水還沒有冷卻,工作日記上新寫的墨跡還沒有干透。10月16日6時,冉景清因勞累過度埋下的頭,卻再也沒有抬起來。
對大部分村民來說,冉書記走得太突然。
冉景清和他扶貧工作的親密“戰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美西攝
“前天下午六點半,我路過村委,還看見冉書記在辦公室加班……”得知消息,村民石登華不敢相信。
“15號我走到村委會門口,冉書記還招呼我進屋坐坐!”村民李元國同樣沒有緩過神來。
但翻開冉景清的工作筆記,人們才發現,他的操勞早已超過負荷:
“由于身體不適,加上天氣未見好轉,無法下村,下午與支部書記研究了我村的產業發展……”
“今天氣候有所好轉,雖然身體狀況仍不佳,但還是進村走訪了12戶貧困戶……”
“今天突然高燒,很難受,在村委會值班……”
“身體好轉,按時到村上班,今天召開了干部冬訓會,主要學習了十九大精神及談了些個人想法……”
冉景清(左一)生前走訪貧困戶。徐洲 攝
來到大河村近兩年,30天的公休假,冉景清一天也沒有休過。
讀著一頁一頁的筆記,趙昭偉有了一輩子的遺憾:“我和徐洲都勸了他好多次,讓他去檢查調養身體,但他一直沒去。早知道情況已經這么嚴重了,就該架著他去醫院?!?/p>
冉景清走了,從十平米大小的宿舍里,趙昭偉提出了大大小小的藥盒。
獨嘗這些苦澀滋味的冉景清,沒有聲張,而是默默承受,將全部的精力和關愛奉獻給了村民和同事:“2018年2月28日,星期三,看到我們駐村工作隊員楊飛小兄弟高燒不退好心痛,小伙子很能忍,叫他去輸液也不去,好感動。繼續走訪貧困戶,通過前幾年的幫扶,我村貧困戶均有較大幅度的轉變,家庭和生活都有了長足的改變,心甚慰……”
一生情 扶貧人的情
回到辦公桌上,冉景清最后戰斗過的地方。
2019年度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資料疊放得整整齊齊,簽到薄上,冉景清提前一天簽上了“酉陽開會”的字樣。
10月17日,全國第六個“扶貧日”這天,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工作會在酉陽縣城召開。原計劃將一肚子的好消息和干事創業的謀劃帶到會場,冉景清早就為村民脫貧盤算了好日子:
目前,異地扶貧搬遷“回頭看”的工作基本完成,40戶村民的飲水問題順利得到解決;
不久,浪坪鄉到大河口的公路將動工,村干部已經做好群眾工作,就等修路隊來。到時將村中閑置的辦公樓包裝出租,可以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加一把火……
一切思緒,隨著年輕的生命火焰在泠冽清晨熄滅。但冉景清至真至情呵護的這方土地,扶貧干部用生命和鮮血浸潤的溫度已經發酵。
今年9月,冉景華為解決村民“兩不愁 三保障”問題,上山尋找水源。徐洲 攝
“冉書記走了,村里的脫貧擔子,我們扛下去,絕不在最艱難的時候退縮!”村支書趙昭偉斬釘截鐵。
“我兒子高考時,冉書記自掏腰包資助了300元,對我比親兄弟還親!日后我一定叫孩子認真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必毨衾钤S哭腫了眼。
“今年6月27日,我已經成為預備黨員,定不負書記的期望,成為一名有追求、有擔當的年輕人?!贝髮W生村官楊飛說。
“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工作會場,全縣100余名“第一書記”莊嚴承諾。
云霧氤氳在山腰,古老的阿蓬江環繞在山腳,大河口村景色依然?!胺鲐毴铡鼻耙惶?,冉書記永遠離開了;“扶貧日”之后,更多扶貧人帶著使命涌入村莊,渡水涉險,踐行扎根基層、為民盡責的初心和誓言……